主讲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催化剂表界面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研究,并致力于原位电子显微学方法探索化学环境中催化剂动态行为特征的前沿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NSFC重点基金、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纳米专项等。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JACS、ACS Cata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9000余次,H因子51,参与撰写专著1部,申请中国专利10件。担任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物理化学学报》青年编委、ChemCatChem客座编辑、Nanotechnology客座编辑等;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长期Guest Scientist等。曾获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首届“青年创新奖”一等奖、中科院金属所“葛庭燧奖研金”等。2013年入选中科院金属所“引进优秀学者”,2015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8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主讲内容简介:
纳米催化材料的优异性能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明确其合成机理、性能特点及背后的共性原理是非常有意义的,微结构精细解析可为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精确确定和定量分析纳米催化剂表界面的微结构非常困难,对表征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原子、电子尺度给出材料的结构信息,尤其是表征解析化学环境(如:合成或反应)中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并关联其物理化学性能。先进电子显微术及其附带功能(如:X射线能谱、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术、电子能量损失谱等)可在原子尺度直观解析催化剂微观结构,并可通过特殊方法或样品台准原位/原位研究催化剂在化学环境中的结构特征,解析“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等。本报告将简要回顾透射电子显微术的发展,并选取典型实例讨论其在催化剂微结构、动态结构演变及其“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上午9:30-10:15
地点:机械工程学院M301
主办单位:科技处、高等研究院
承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科技处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021 年 6 月 18 日